贺政林:互联网营销就是一场上瘾的游戏体验

  互联网营销的基本点,就是出于对用户的敬重,打造让用户爱不释手的上瘾机制。优秀的互联网产品,总是让用户很快就上瘾,欲罢不能。三只松鼠、阿芙精油、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热门产品与应用,都完美做到了:能轻易让使用者上瘾,产生热爱。

  “女人的衣橱里永远都少一件衣服”,这不仅仅是物质占有状态,更是一种心态。购物过程远远超过购物结果。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签收快递,消费者享受沉浸在被赞美、尊重的服务体验中,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她们的衣柜里堆满了没摘掉标签,甚至没打开包装的新衣、手提袋。

  开发一款让用户上瘾的产品,你会得到什么好处?病毒式增长,用户都愿意把好的产品分享给朋友,口碑式的营销成本低廉,而且效果显著。

  营造上瘾感觉的二大核心条件,一个是极致上瘾元素,一个是培养疯狂粉丝。

图片2.jpg

  第一,打造极致上瘾元素,加入“产品心流”。

  上瘾元素为了让某个产品真正站稳脚跟,制造者必须要在其中加入一些致瘾的元素。这也就是营销者设计出来“渴望”,满足用户的“极致需求”。

一个“心流”的概念,很好的说出来用户的感觉。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拥有心流的产品,可以让用户充满乐趣,充满希望;而平庸的产品,只能让人感觉不安、不悦。让人上瘾的产品,一定是为用户提供了积极的价值,让用户从身体或者内心得到提升。比如,当你进入特斯拉汽车的那一刻,一定是会让你在人生很长一段时间,激动回味的时刻。当你与爱人分享德芙巧克力的时刻,也一定会成为丝滑温暖的记忆。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思维垄断。为什么我们吃披萨想起必胜客,寂寞的时候会想到陌陌,搜索的时候想到百度,想找好友聊天的时候会找微信,这就是长期的习惯在大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势导致别的产品再想侵入我们的思维是很难的。所以,在制定一个产品卖点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传递一种思维方式,最终形成思维垄断。比如,丝滑已经成为德芙的垄断词汇。

  第二,培养疯狂粉丝,给他们找到“真爱”。

  疯狂粉丝是消费主义时代的显著标签。购物兴奋、疯狂采购、大胆分享,疯狂粉丝对商品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他们就是互联网世界最大的传播者。

  比如,人类最大的集体瘾:手机。几小时、几分钟不看一下手机,就会让人类抓狂。美国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当iPhone铃响或震动时,立马激活了人体大脑的听觉和视觉皮层。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大脑的脑岛——和爱情与同情有关的区域,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激活反应。也就是说,人们对于iPhone的成瘾行为不能从医学角度来解释,而是因为“真爱”。

  要知道,美妙的体验,是人类愿意花巨大的代价去追求的。对压力大、孤独和空虚感的现代人来说,信用卡、网络购物、广告、促销活动等购物方式,的确能给人以慰藉,获得别人的尊重及赞美。我们制造的互联网产品,就是要对用户产生放松感,让他们不再焦虑,抛开生活中的压力,找到真爱的感受。这的确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购物体验。

  总结起来,互联网营销就是一场上瘾的游戏体验,为用户准备好极度惊喜与云端体验,用户就会成为一个个蝴蝶效应的发起者。

上一篇:周小川:减少价税扭曲,加快推进结构改革
下一篇:项俊波:决不能让保险公司成为大股东的融资平台和提款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