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头条】金立刘立荣:手机行业全球将只剩6-10家品牌厂商

金立手机.jpg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右)和总裁卢伟冰(左)

   定位超级续航,坚持品牌之路

  成立于2002年的金立,在功能机时代曾经锋芒毕露,在中国市场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位列第三。长续航、耐摔和语音王不仅是那个时代金立手机的三个关键词,更是逐渐成为了金立品牌的基因。华仔代言的金立语音王手机至今都让笔者记忆犹新。

  刘立荣讲到,“每一个品牌所经历的过去和沉淀都无法一时半刻的改变。所以金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重新明确金立以超级续航为基础的商务定位。在这个方向,我们推出了M5,以及明年以超级续航为基础的超级续航+,2016年暑期前后我们将推出以超级续航为基础的金立商务定位的一个产品。”随着金立M5的热销,“超级续航”已经成为了金立的品牌象征,相信明年超级续航+会让大家对手机续航有着更新的认识。

  性价比不是唯一,瞄准中产阶级需求

  谈到性价比,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品牌。关于性价比刘立荣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性价比不属于我的专长,性价比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他的观点如下:

  1、消费者首先需要好产品,要讲究用户体验;

  2、除了产品本身消费者还希望它有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可能是品牌溢价,也可能是品牌定位,刘立荣明确表示即使自己不做手机也不会去选择性价比高的小米,也不会选择过于时尚的OPPO、VIVO,而是会选择金立、华为。消费者除了寻求产品体验本身之外,还会选择一种与他自己的身份相符,理念相近,或者与他态度相类似的品牌。

  3、中国社会中虽然穷人和富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但中产阶级的力量不可忽视。刘立荣认为,中产阶级群体的膨胀是越来越快的,这个阶层的人除了物质需求,还要满足精神需求,金立希望抓住务实的商务人群,在中产阶级人群中有自己的份额。

  金立独到的经营哲学

  “品质先于价格、收入先于成本、生存大于一切!”这是刘立荣入行消费电子二十年,经营金立手机十三载过后总结出的决策金句。刘立荣不止一次的表示过要做手机行业活的最长的品牌,目前来看,只要金立不死就已经是中国手机行业里面活得最长的企业。

  刘立荣回忆到,金立的第一次智能机的战略发布会是在2011年的11月11日,一个双十一尚未诞生的光棍节上。在那次会上,他讲了企业生存三原则,激情、效率、适应性。企业从领导人到员工能够拥抱激情,也都能具备超越行业竞争对手的效率,同时还需具备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适应能力。

  金立手机今年销量超3000万台,明年剑指4500万台

  对于今年业绩情况以及明年的业绩展望,刘立荣讲到,“今年金立出货量已超3000万台,其中国内市场销量大于海外市场,从6、7月份开始就呈现出向重点机型跑量的趋势。2016年的目标,海外市场1600万台保底,争取达到2000万台,国内3000万台保底,力争4000万台,国内外合计至少4500万台。”

  值得指出的是,现在市场呈现出向重点机型跑量的局面,目前金立在生产机型只有F103、金刚、S6、M5和M5 Plus这几款机型。刘立荣介绍到,12月份金立国内计划生产330万台,1月份350万台左右,这几个系列也就是制式有所不同而已。

  卢伟冰补充道,如果印度市场出货量达到预期,相信海外市场出货量就可以达到2000万台的销售目标。

  为什么要去印度?

  卢伟冰表示自己每个月都要去一趟印度。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大家无外乎都将眼光瞄准了海外市场,印度因其拥有13亿的人口,被称作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市场,因此成为了新的竞技场,而金立表现尤为出色。2014年,金立手机在印度市场出货量达到400万台,稳居国产手机之首。金立为什么看好印度?

  卢伟冰分析道,印度现在人口13亿,但是印度整个经济规模,大约人民币GDP是中国1/4,人均GDP大约是1700—1800美金,与中国相差15年左右。但印度人口特别年轻,70%人口是30岁以下。今年印度的GDP增速已经达到8%,他们认为未来可以维持这个增长速度甚至达到两位数。目前整个印度市场容量大约是2.5亿左右,目前智能机和功能机比例各占一半,从价值角度来讲,整个印度整个市场规模是中国的一半。

  从消费能力来讲,印度的高端消费弄呢管理跟中国差距很大,苹果iPhone6S在中国创造出单月销量700万台的辉煌,印度只是10万台量级。印度市场格局中,三星占35%,印度本土品牌占45%,国际品牌10%,中国品牌10%。但这个格局中,好的产品很贵,便宜的本土品牌品质很差,他个人认为,这就是中国品牌在印度的前景和机会,并判断,明年整个中国品牌至少能从印度品牌中抢到十几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中,除了印度,非洲市场是金立下一个重点,目前金立已经开始在尼日利亚起步推进。卢伟冰表示,中国、印度和非洲市场加起来会占据全球大概50%左右的份额,所以金立未来重点在这三个市场上布局。

  手机供应链寒冬将至,全球手机行业将只剩下6-10个品牌

  针对当前手机行业的一些热点,刘立荣还表达了他的一些看法:

  1、互联网+不太靠谱,信奉线下+互联网。明年金立将继续坚持开放市场,线上策略是作为品牌产品推广传播的阵地。他认为电商渠道、运营商渠道与线下公开渠道有各自的“天花板”。随着电商渠道触及天花板,未来将不会在存在运营商品牌、电商品牌和传统品牌等等的“说法”。如果没有品牌影响力,即使一款产品今天能在电商上能卖十万台,但说不准明天就只能卖几百台,来得容易的销量往往走得也容易,而拥有稳定的公开渠道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接下来的2-3年内,手机行业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最终全球将剩下6-10家 品牌厂商。手机品牌不存在纯粹的运营商品牌和线上品牌,也不存在于区域性品牌,灵魂人物决定成败,全球开放市场决定品牌生存。灵魂人物的作用就是把所有的多种力量,他能够都拧成同样的方向,而让企业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更高的激情,能够把握最正确的方向。

  当前,手机品牌愈来愈额集中的同时,品牌的规模越来越大,产品型号却越来越少。那么近期手机供应链屡次发生的“跑路”事件就不难理解了。刘立荣称,单个产品的出货量远大于以前,一个型号产品的月产量达到50万甚至100万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同一个品牌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供应商2-3家足矣,所以手机产业链上游的集中是必然的,未来供应商将会越来越集中。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品牌的集中直接导致了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集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手机产业链将呈现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

上一篇:【董事长头条】SOHO中国潘石屹:王石跟万科发展到这一步我也很纳闷
下一篇:【董事长头条】安邦董事长吴小晖:“万宝之争”中的上帝角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