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中钢有救助可活无改革难刚


叶檀 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者(资料图)  

    中钢陷入资金危机并不奇怪,民营钢铁企业、钢贸企业纷纷跳水,钢铁行业火烧连营,蔓延到大企业的路径清晰可见,先是蔓延到管理不善又业务激进的企业,而后蔓延到其他企业。这一路径与欧债危机的路径相似,在市场下行、实体经济紧缩时,谁债务风险大经济实力弱,谁就难逃债务爆发,有句话可以用在此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中钢究竟是否会落水溺亡,关键在于会有哪些援助之手。

  有迹象表明,轻微的援助已经开始。在中钢某员工以《中钢集团还有希望吗?》为题的公开信中,直指中钢集团经营亏损,已经持续4年,2013年通过出卖土地获利8亿元,申请财政补贴11亿元,才掩盖了当期经营亏损。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中钢股份及其子公司已向近40家银行申请贷款,截至2013年末,贷款余额前几名的银行分别是中国银行80.44亿元,国开行63.16亿元,农行49.24亿元,交行46.53亿元。如果中钢是家民营企业,银行抽贷,没有授信,中钢的债务窟窿不会到今天这么大,这家企业很有可能已经破产倒闭,不可能继续苟延残喘。

  救助之手充满了无奈,对中钢恨铁不成钢,这种救助不会让中钢死亡,但不会大手笔,否则改革难以顺利推出。

  中钢内部管理混乱、急于求成、效率低下。中钢集团在非洲、澳洲的投资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中钢集团是国内主要红土镍矿进口商,2009年该项贸易曾是中钢矿产资源贸易业绩的一大缺口,亏损额达数亿元;2008年以13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中西部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企业的首次海外敌意收购。但由于之后铁矿石价格出现下跌,此项投资的价值后来严重缩水;中钢集团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合资的一家企业被关闭,造成巨额损失。

  国内投资同样遭遇亏损,《新世纪(002280,股吧)》周刊2010年第32期曾曝光,中钢集团在与山西中宇等民营钢企合作时财务管理失控,导致内部出现超过40亿元的资金黑洞。内部员工的公开信披露,“被海鑫、鑫达等民营企业套牢的资金接近20亿元,集团领导要求保密”。

  投资亏损的责任由离职老总承担,这很难让中钢走上高效的市场之路。从披露的情况来看,企业业绩下滑未能停止高管内斗,他们从未真正担心企业倒闭,心态是非企业家心态。

  中钢集团陷入泥潭,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把所有原因归咎于行业不景气,只是找了一只替罪羊。与国际其他著名钢贸公司、钢铁公司对比,就可以看出究竟。

  有分析师指出,“对比全球500强中2012和2013年的中、日钢贸企业(各有5家)的财务数据,我们发现,中国的钢贸企业销售收入与日本相当;平均资产负债率是84%,高于日本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净资产周转率是11.58~13次,是日本的5.4~6.2倍;利润率是日本的1%~13%。”利润率如此之低。再看韩国浦项制铁、日本新日铁、印度塔塔钢铁的数据,仅举一例,从2001年到2011年间,塔塔集团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近30场并购,几乎没有一次失败。

  对于钢铁等竞争性行业,央企等一家独大制约了较为成熟的民间资金,容易滋生各种贪腐,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经济风险集中。一旦这些大型企业出现风险,将拖累中国整体经济。

  不以改革为前提,花钱救助这些企业,无疑羊入虎口。中钢集团需要的不是救助,而是市场化,是改革。

上一篇:桂浩明:实行注册制后收购兼并题材会大降温吗
下一篇:管清友:打好破旧立新攻坚战 全局性牛市可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