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董事:有些年龄大的高管不希望南北船合并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媒体通气会表示,明年央企数量会继续减少到“两位数”,这意味着央企大整合仍将持续,谁会是下一家?
12月9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董事张英岱在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的表述,让市场对“南北船”合并的预期再次提升。张英岱称,“从军品角度,合并有利于舰船设备提升;从资本节约角度,全球造船厂已经过剩,尤其是总装厂,南北船也过剩,而船运的配套能力、核心设施设备研发制造能力不足,都需要合并”。
不过,张英岱也提到,“部分高管在国企年龄比较大,知识偏于陈旧,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觉得还是不合为好”。不过,张英岱在访谈开头即提了一句,“两个月前,我们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说到服从党中央的决定”。
两个月前,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曾表示, “‘南北船’合并这件事,我们一切听从中央的安排,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现在更重要的是把集团做大做强,为后面的发展做好准备”。此话当时被市场解读为对“南北船”合并的默认。
所谓南北船,指的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即“南船”)和中船重工(即北船)。
尽管张英岱在会上并没有说到“南北船”最终合并的方案是什么,但张英岱提到了最近一年中船重工集团上市思路发生创新和调整,不再追求整体上市,现在的思路是:集团分成4个产业方向10个产业板块,“今后每个上市板块需要控股型的上市公司。”
中船重工旗下拥有军用舰船上市公司中国重工(601989),中国动力(600482)等多家上市公司。
一名军工行业券商分析师对澎湃新闻表示,“南北船”与“南北车”的整合可能会不同,“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众多,其中一种可能的整合思路是,两家集团公司层面合并,上市公司则以业务板块来进行划分,将相关资产注入进去,张英岱的话可能意味着,“北船”的中船重工正按这个思路进行,先做强整合每个产业板块,为最后合并做准备。
张英岱还提到,未来上市公司思路会有两条,一是举公司之力一个板块一个板块上市,中船重工最具优势是海军装备的研发体系、科研院所;二是研究所的边角料作为细分市场龙头单位上市或注入上市公司,比如独立上市的华舟应急(300527 SZ)、久之洋(300516 SZ)。
以下是证券日报网整理的张英岱演讲实录:
1,关于军工集团上市思路的创新
张英岱:创新从我的理解,最革命性的创新是技术创新,一切创新的原动力。当然具体到资本市场、具体到中船重工这样一个军工集团,军工集团总体上来说相对比较封闭乃至保守一些。最近一年最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集团公司上市思路的一个创新和调整,过去大家都知道中国重工的航母、护卫舰、潜艇、驱逐舰应该说作为主要军品进入上市公司,我们是第一家,第二家真正的军品是兄弟集团中船防务(600685),护卫舰进去了,第三家是航空的沈飞的资产业务也要进入。
我们集团的输入性创新过去按照所谓整体上市的方式,导致中国重工除了组装造船之外还有很多大家看不明白的,说实话,它进去了十几个单位,我连名字都背不全,去年开始结合造船覆盖面比较广的特点,把我们的集团分成四个产业方向十个产业板块,调整这样一个上市思路,今后每个上市板块需要控股型的上市公司,同时针对中船重工作为一个造船集团在世界上的造船公司,它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最具比较优势的是我们海军装备的研发体系完整性,这个是全世界都没有的。
我们最具优势是海军装备的研发体系、科研院所,我们在思路上考虑怎么样把研究所在事业单位规范、海事政策未出台前怎么把研究所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国家序列上的军工研究所28个,很多“边角余料”拿出来上市都是可以的。
关于上市公司思路有两条,举公司之力一个板块一个板块上市,另外研究所的边角料作为细分市场龙头单位,我们放手研究所和其它工厂制,比如华舟应急,让它们自己独立上市,逐步成长,成长到成熟以后集团公司再进行分阶段考虑。最近上市的久之洋红外成像仪即使不上市也是第一。
中船重工旗下目前上市五家,其中比较知名一些的是中国重工,主要是海洋装备,也就是船舶、造船、海洋工程为主体,包括军船包括民船。第二家中国动力,去年我们利用控股的风帆股份这个上市平台,把我们集团的所有动力适合进入上市公司条件的所有动力资产基本都装进了这个上市公司。动力设备最完整,并不是说动力设备水平最高,有一项动力是全世界第一的,我们研发的。
2、关于创新的阻力
张英岱:结合我们中船重工上市的过程,创新的阻力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传统的国企观念这一块,阻力逐步减弱。第二,现在制订的各项政策法规应该说落后于现在的社会实践,创新受制于现在的行政法规包括一些法律。我们在风帆股份重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很疑问,大家认为我们做不成,因为成飞集团在前,我们在后,很多政府里面包括军队的很多同志思想比较解放,我们做成了。做的过程中确实有些滞后的行政规定制约了我们创新的发展。
全社会包括有些管理部门,大家对知识的尊重程度不够,这也是影响创新的。拿风帆重组来说,评估之后17.9元/股,动力技术很复杂,大量的知识劳力。我们当时提出来能不能这些核心的团队以人民币现金的方式17.9元入一把,最后没通过。如果这些核心团队17.9元,同股同价进去,恐怕对公司的发展起更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全社会对劳动对知识的尊重程度不够,有点过于尊重资本。国有企业也存在对资本严重尊重不足的情况。
3,关于集团资产证券化方面计划
张英岱:中船重工是一个成型的上市公司,还会有一些动作。中电广通刚刚复牌,打算作为船舶电子行业的上市平台。
为了规避一些犯规动作,我想到集团的电子类情况大体说一说。集团涉足电子业务的研究所13个,其中8个是以电子为主业的研究所。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列微电子类企业的有五户,目前有长城电子打算注入中电广通,这个动作还没有完结。中电广通花钱从中国电子手上买过来。下一步我的资产注入,新组建的董事会有两个研究所的所长做董事,这些都是公开信息。从海洋强国的角度说,过去说我们海上尤其海底是国门洞开,无论海上的经济利益还是海上的国防需求,未来这一块的增长比舰艇的增长一定要快。
中国动力重组成功之后,内部还在按照专业化的方向进行重组,典型的就是产业资本的做法,跟资本层面的关系不大。为公司发展得好,上市公司内部必须专业化进行重组,比方电池动力,现在还没有做到公告的程度。
4,关于航母资产问题
张英岱:航母的设计在我们集团,没有放进上市公司,政策法律的限制,没有进上市公司,未来很多年也进不了上市公司。航母的主动力和其他动力不能说百分之百,95%以上在中国动力,不管主动力还是副动力,不光是航母,驱逐舰、潜艇、核潜艇都在中国动力里面,军工的上市公司,投资界的同志去看看,核心的军品业务进上市公司的,我知道的目前就两户,我们和兄弟集团中船防务。
5,关于南北船的合并
张英岱:两个月前我们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说到服从党中央的决定,我不能再讲这个话了,我也不够这个层次。南北两船本来就是一家分开的,从几个角度看合好还是不合好。
第一,从军品的角度,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一只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而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取决于两个要素。一个是装备的要素,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人的因素,包括战术战法训练包括军改,脖子以上的部分改了,现在要改脖子以下的部分,其中要有装备。神华的老总刚才讲到技术创新有追赶型,经过新世纪以来十几年的建设,中国的国防装备水平包括海军装备跟世界的距离以美国为标的的话,应该说我们大大缩小了差距,但是我们依然存在差距。作为追赶型的应该是集中精力做,之所以五六十年代能搞出两弹一星,包括核潜艇,举全国之力。五六十年代北大、清华的学生去造船厂,现在这个厂基本收不到北大、清华的了。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海军为代表的舰船设备的提升。
第二,从资本的角度来讲,全球的造船厂已经过剩,尤其总装厂,我们国家也过剩。我们两个船舶也过剩,
船运的配套能力、核心的设施设备研发制造能力不足,这个没改变。
从资本节约的角度也是合并合适。对谁不合适?对我这样的不合适。我们高管在国企年龄比较大,知识偏于陈旧,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觉得还是不合为好。
下一篇:万科A焦点:恒大系持仓成本失守 宝能系解禁潮来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