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家外资百货门店同日撤店,业界分析:或将成为常态

  昨天16点,十里堡华堂商场已经进入闭店倒计时状态。 

  北京青年报11月1日消息,北京的冬天尚未正式到来,但百货零售业的寒冬已经提前降临。10月31日,北京两大百货业零售商店:华堂商场十里堡店和百盛太阳宫店同时闭店。
  按照往年的惯例,年底正是销售黄金时段,也是各大商场日子最好过的时候。但是昨天,华堂商场十里堡店和百盛太阳宫店同时闭店。
  现场 十里堡华堂:叫卖声不绝于耳
  10月31日下午4点,经营了18年的十里堡华堂商场已经进入闭店倒计时状态,服务台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正式闭店时间为晚上7点。一层卖场人气最旺,一些服装摊位正在打折甩货,摊主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最后三小时甩货了啊,错过这个机会就没有了啊。”一些闻讯赶来淘货的居民围在各种花车、货架边左挑右选,应季的呢大衣和羽绒服都是五折出售。而珠宝柜台、手表柜台、化妆品柜台、鞋类销售区货架已基本清空,售货员们正在忙着装箱搬货,不再像以前那样热情招呼客人。在滚梯口,一则告示挡住顾客去路,上面写着:尊敬的顾客,现我店二至五楼已经停止营业。
  而在地下一层华堂超市区域,所有的食品货架、冷柜均已空空荡荡,收银闸口可以随意出入。在这里也临时开辟了几处甩货区,专门甩卖日本原产日杂用品,引得不少顾客争相挑选便宜货,因此成交率较高的还是价位较低的小商品,如拖鞋、洗发水、肥皂之类。而价位较高的商品,尽管降价30%,但还是找不到买主。北青报记者看到一个日本不粘锅,原价1500元,如今降价到1000元,一位老太太拿起来颠了颠,又放回原处。

百盛太阳宫店门口张贴着终止营业通知。

  百盛商场太阳宫店:卡车拉走店内货物
  相比之下,同一天闭店的百盛商场太阳宫店,没有打折、促销等活动,显得格外冷清、萧瑟。昨天下午5点左右,百盛太阳宫门店外面停着各种箱式卡车,工作人员正忙手忙脚地把各种货物从商场里搬出来、放到车上。商场正门的玻璃墙上贴着一则《太阳宫百盛终止营业告顾客书》:由于集团发展战略调整,我店决定于2016年10月31日当日营业结束后终止经营,如果您购买的商品遇三包问题,我们有留守处的同事为您解决。您的百盛会员卡内积分及百盛金卡余额,在有效期内至同城百盛复兴门店或常营店使用。而在商场内,虽然以往商场营业结束时间是晚上10点,但是各层均已人去楼空,只有一楼化妆品区域还有部分售货员在装箱打包,地面一片狼藉。
  【说法】北京华堂还要力保在京三家门店
  作为华堂入华后的首家门店,华堂商场十里堡店也难逃闭店命运,可见华堂在京经营举步维艰。华堂商场十里堡店是今年华堂在北京关闭的第二家门店,华堂7月关闭了大兴店。此次关闭十里堡店后,华堂商场在北京将仅剩下丰台北路店、亚运村店两家百货店以及位于三里屯的食品馆。
  北京华堂企划部负责人程宁表示,十里堡关店主要是经营状况一直不理想,虽然经过一系列调整但仍未摆脱亏损状态。“北京华堂仍会力保上述门店正常经营。” 对于后续的开店计划,其表示,“公司仍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但会选择不同的城市,从目前的经验来看,会选择类似成都的二、三线城市来进行开店计划。”
  近年华堂在北京市场节节败退,过去两年时间里,华堂商场相继关闭了北京望京店、北苑店、西直门店、右安门店、大兴店,究其原因,无一例外均由亏损所致,这一局面早已引起华堂方面重视。为扭转北京市场颓势,华堂也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早在2013年,伊藤洋华堂中国总代表三枝富博就开始调整北京华堂,调整内容包括对公司内部经营战略、管理方法、门店商品结构和服务等方面的调整。
  【内幕】华堂商场内耗严重,北京门店均未盈利
  2014年5月,来华已17年的伊藤洋华堂成都公司原总经理今井诚从成都空降北京“救火”,出任华堂总经理,同时从成都调来的还有营运本部长、管理本部长等要职。但两年多过去了,北京华堂门店从9家减少至2家,并未开设任何新店。
  今井诚此前表示,成都伊藤的成功在于定位清晰,把握住了中高层顾客群。但华堂商场北京门店定位混乱,生鲜食品超市高端,百货楼层却低端,外界看不清楚华堂商场要抓住的到底是哪部分顾客。
  而三枝富博也曾坦言,北京华堂商场之所以没有成都经营得好,“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大的问题是领导的战略不是非常正确,北京门店在调整和改变现有格局方面做得比较少。”
  尽管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以及从成都调来最强总经理“救火”,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北青报记者从一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华堂商场内耗严重,保留的几家门店均未盈利。在三里屯的华堂食品馆是现有门店中唯一表现较好的业态,但也未进入盈利阶段。
  【前景】百货业商家闭店可能成为常态
  太阳宫百盛停业的原因与十里堡华堂类似。早在9月13日,百盛集团就发布了拟出售太阳宫百盛的公告。有业内人士指出,百盛集团出售太阳宫店的原因就是“亏损厉害”。相比百盛在北京的其他门店,2010年12月开业的太阳宫百盛是新店,成本高,再加上旁边就是爱琴海等商业,竞争激烈,自开业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太阳宫百盛未经审核账面净值为10.32亿元。来自马来西亚的百盛,在国内经营22年,与华堂一样,都曾是北京百货业的翘楚,如今却面临相似的境遇,在寒风中结业,令人唏嘘。
  传统百货店闭店已经屡见不鲜,业内人士指出,在房租、人力成本上涨,电商冲击下,商场正在向社交化、休闲娱乐化、体验式的综合体转变,是现阶段商业业态的发展趋势。有专家认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变,过去“商家引领消费者”的状态已经转变为“商家适应消费者”,跟不上变化必然被淘汰,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下,商家闭店的现象将会演变成一种常态。

上一篇:李嘉诚357亿港元再卖香港中环中心 中资金融机构接盘
下一篇:“没有门店”的爱屋吉屋开数十家店面,中介电商模式能继续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