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邻里家大挖7-11墙角 背后是电商在撑腰?
邻里家因为从北京7-11大挖中层管理者而引起关注,专家认为,其背后很可能是寻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电商。
在北京,7-11的日子不好过。率先进入北京,耕耘了多年的北京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虽然门店数量比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多,但由于地理因素和城市规划,北京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便利店市场。根据Kantar Retail公司的调查统计,上海30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北京是1万人。
随着去年全家和罗森两大便利店品牌进入北京,同时电商的战线愈加往最后一公里延伸,便利店为代表的小业态成为兵家必争领域。全时便利店正在全北京展开“重资产”模式下的万店计划,7-11也每周六不定期在东直门总部召开加盟说明会,6月以来新店也在密集开张。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从7-11出来的一批中层人员创办的邻家便利店(Lin+)。
从5月初开始,一家名为“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的便利店,在多个招聘网站发布了从前台到新店担当在内的大量招聘信息。这家初创公司因为从北京最大的便利店7-11大挖中层管理者而引起人们大量关注,“邻里家”的名称也让人联想到万科的“邻里家”社区商业生活方案。这是否是万科旗下的零售品牌?
从2013年开始,万科积极推广其布局的“邻里家”社区商业概念。按照万科商业的规划,社区商业品牌“邻里家”系列主要以社区配套为主,集咖啡馆、便利店、菜场等社区生活必要设施。但万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并非万科旗下。“这个公司和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重名。”目前,万科在便利店方面没有打算,社区商业探索主要是针对食堂等在尝试,暂时没有零售、快消方面的考虑。
根据工商公示信息,邻里家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成立日期为2015年05月05日,法定代表人是王紫。王紫出身7-11,是在北京门店实战多年的中层区域指导人才,也曾担任过区域指导的职务。王紫表示,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福田达是自己的老上司。
两个月后,北京朝阳门附近,新开业的“邻家”便利店吸引了不少上班族.除了新开业的朝内大街店,根据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的注册资料显示,邻家便利店未来可能还会在朝阳门南小街、灯市口大街、丰台丰桥路等地开店。致电董事长王紫时,他拒绝透露进一步开店信息,并表示邻里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届时会公开更多信息。
地产商做便利店,首先是在其楼盘小区内。根据邻里家的区域布局,完全能排除万科插手其中的可能性。“如果是传统便利店的布局,应该是电商所为。因为做连锁便利店投资很大,投资最大的一块在冷链,要想不亏损得有相当的规模。要么不开要开就要在千家规模以上。所以我认为最有可能是跟电商合作。”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认为,自提服务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一种方式,与便利店及社区夫妻店的合作成为电商们的首选。
在北京,天猫与社区小卖部合作开设天猫驿站,亚马逊选择好邻居作为线下提货点,苏宁也宣布将在苏宁线下门店试点“易购综合服务专区”,支持易购商品自提。在大卖场疲软之际,便利店为代表的小业态无疑成为了抵御同时补充电商的最坚固堡垒,行业受到资本前所未有的重视。除了7-11,全家,罗森和全时的进一步扩张,新兴便利店如邻里家等的出现,一直不温不火的北京便利店市场似乎正在迎来一轮高潮。
北京的便利店为何不便利?
作为全国最难啃的便利店市场,北京的难点不仅仅在于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还有管制严格的人为因素,包括政策、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都是全国最严的。
地理因素之“三个半”
只能做“半年”的生意:北京的冬季气候原因,市民出门意愿不强,天气冷了都宅在家里, 便利店只能做半年的生意。
做“半边”(半条路)的生意:北京马路宽且大多中间有隔离带,看着对面有便利店过不去,只能做半条路的生意。
只能做“半天”的生意:北京的夜生活习惯不是很强。诺大一个北京城,12点以后吃饭的无非是簋街、后海和雍和宫附近的金鼎轩。夜间消费习惯和上海、广州无法相提并论。
城市功能
不论北京政府如何确立其城市定位,永远摆脱不了政治中心这个主要功能。而上海,从一个港口到如今的世界经济重要中心,始终是以一个经贸金融中心姿态出现的。这种城市功能的不同导致的就是,北京很大一部分的消费来源于官员,企业管理人员,而这些人日常的消费是很难与便利店这种店面产生交集的。而上海作为一个经贸中心,需求广,很容易产生大量的便利店。上海的整体商业氛围比较强,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上海的夜间消费氛围。除了便利店,还有些地方也颇舍得做24小时营业(85’C,更多的24小时肯爷爷麦叔叔),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上海夜间消费的一种信心。
市场因素
北京发展的特点就是,有大量高端消费场所的存在,更有大量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旧社区与类似城中村的存在。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高端商业区、社区的底层需求较少,而低端社区多以小型杂货店而非连锁便利店形式存在。两者因素综合,北京的便利店就少的可怜了。
由于北京城市规划的失败,北京的人口密度分布十分不均匀,这增大了便利店选址的难度。尤其是大部分区域商住分离,使得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意义很低。便利店失去了其便利性,也就不如被屈臣氏、物美、夫妻老婆店取代了。
不同的购买行为也是两个城市便利店发展差异巨大的因素之一。在物价上,北京的居民比上海居民更敏感。所以,北京居民对于涨价15%到20%的便利店所售商品的接受度较低。当地人更倾向于前往大卖场批量采购。
政策困局
今年新出的《冷链食品生产审查实施细则(2015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中,对冷链食品生产的要求更严格:“企业厂房选址和设计、内部建筑结构、辅助生产设施应当符合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总使用面积应不少于4000平方米”。
除了冷链食品的更高标准,快餐食品在北京便利店中依然处于政策困局中。鲜食是便利店最重要的吸引客流和利润贡献的品类,但鲜食类商品需要便利店在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基础上,增加“现场制售类”项目资格,根据《北京市食品现场制售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对于便利店来说,现场制售类商品主要是快餐盒饭、关东煮、煮玉米、煮茶叶蛋等。
下一篇:【公司治理】步长制药集团:威严有序的赵氏家规家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