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高通集团:开放与共赢

u=2790441395,432822743&fm=21&gp=0.jpg

  如果说苹果公司改变了世界,那么高通集团就是改变世界的排头兵。在开启智能手机大潮中,高通与苹果同样受益。三年前,高通市值只有英特尔市值的一半,但通过让Snapdragon芯片进入到更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并最终进入到电脑中,高通实现了在移动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于2012年底的资本市场上首次超越了Intel。高通的成功,你可以说是科技革新的胜利,更可以看作是商业模式的胜利——更开放,合作与共赢,也就赢得了颠覆世界的支点。

  辉煌的起点CDMA

  1985年7月,高通公司成立。成立之初主要为无线通讯业提供项目研究、开发服务,同时还涉足有限的产品制造,在当时也算是小有名气。公司的先期目标之一是开发出一种商业化产品。由此而诞生了OmniTRACS。自1988年货运业采用高通公司的OmniTRACS系统至今,该系统已成为运输行业最大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早期的成功使得高通更加勇于创新,向传统的无线技术标准发起挑战。1989年,电信工业协会(TIA)认可了一项名为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技术。在CDMA推出的初期主要是应用于军方通信要求,因为当时CDMA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密性非常的好,同时辐射干扰也非常的出色。如果技术仅仅停留在这里就没有了今天的高通,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以及调查之后。高通创始人保罗•雅各布敏锐的认识到只要经过调整,CDMA将可能在民用地面移动通信上大有作为。

  而短短三个月后,当行业还普遍持质疑态度时,高通公司就推出了用于无线和数据产品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它的出现永久的改变了全球无线通信的面貌。

  不过成功的道路上永远都是坎坷无比,CDMA技术的发展初期备受业界质疑。甚至曾经被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批评为违反物理定律。1993年,CDMA终于被美国电信行业协会接受为移动通信的行业标准,高通公司取得了第一次规模性的胜利。1995年,在高通公司成立10年后,CDMA在全球获得了首次商用。CDMA终于被市场所接受。

  CDMA市场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在美国,第一大运营商Verizon采用的就是CDMA技术,目前用户数超过一亿。如今,高通已拥有3,900多项CDMA及相关技术的美国专利和专利申请。高通公司已经向全球逾130家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放了CDMA专利许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通集团已经成为了通信行业当中的翘楚,CDMA技术更是为高通集团赢得了无数赞誉。

  在硬件方面高通集团同样没有放弃,高通的Snapdragon平台一经推出就主要瞄准高端市场。首款1GHz手机东芝TG01就是采用的Snapdragon QSD8250,而经过了多年的发展,Snapdragon平台已经成为旗舰手机的标志,在处理器方面高通同样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通的市值高达1,138.2亿美元,并一举超越Intel,成为移动芯片领域的领导者。而在今年1月公布的201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中,高通第一财季营收为6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比上一季度增长24%;运营利润为2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比上一季度增长69%;净利润为19.1亿美元,同比增长36%,比上一季度增长50%。

  想象力与创新

  高通公司坚信想象力和创新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使最终用户受益。高通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兼董事长艾文•马克•雅各布博士表示:“我们用创新思想缔造了高通公司,并希望在创新道路上有所作为。”20多年来,高通公司为研发投入巨资,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创新性理念、方法和产品,从而改变了无线通信世界。

  高通公司的商业成功和创新传统根植于其接受新想法,并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各类先进无线技术解决方案的理念中。超过190家公司被授予了高通公司CDMA产品专利组合的使用权,其中包括超过120家被授权制造和销售WCDMATD-SCDMA产品的公司。基于其在3G技术领域的地位,高通公司已投资4G技术10多年,使得其授权协议也涵盖基于4G标准的产品。

  高通公司一贯注重创新,并通过广泛的技术许可及提供芯片和软件持续支持所有制造商(其他芯片供应商、手机供应商、系统设备和测试设备供应商)。“高通公司相信,无线通信领域的下一个演进方向将会是较少的竞争技术的互相竞争,而更多的是各种互补型技术的共同合作,从而达到无缝、同时在线的连接。”雅各布博士如是说。

  通过推动创新、广泛的技术许可以及向设备厂商提供全套的芯片和软件解决方案,高通公司可以帮助供应商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将系统设备、测试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推向市场;使运营商可以以更低价格向用户提供更丰富、更精彩的服务。最重要的是,高通公司使最终用户,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用户,以5年前想象不到的速度使用移动通信和因特网。

  开放的商业理念

  高通的商业理念与研发创新一脉相承,并构建成为高通独特的研发——经营商业模式。高通公司的许可原则反映公司的核心理念,即如果所有参与者都能接触到所有的专利发明,那么无线行业就会实现最快、最有效的增长。

  高通公司相信,通过开放而不是限制性的许可,整个行业,包括高通公司自己都会更多地获益。因此,公司愿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的基础之上向任何用户设备提供商提供其专利池中所有专利的许可。高通公司的标准条款包括专利权使用费——费率不足一部获授权许可手机批发价格的5%。标准费率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一直保持不变,而专利池中的专利数量和创新技术数量却急剧增长,并将继续增长。

  实际上,由于手机价格的持续下跌(部分由于高通公司所培育的竞争),每部手机的实际平均专利费在近些年呈下降趋势。为了支持更复杂的比高端移动电话更昂贵的无线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的开发,高通公司主动为这类产品设定了专利费的最高限额。

  此外,高通公司还授权调制解调器卡或模块供应商销售用于下游产品(如:远程信息服务设备、笔记本电脑、售货机、抄表器、销售点终端等)的PCMCIA调制解调器卡和嵌入式模块,这样如果模块制造商向高通公司支付了专利费,那么下游产品制造商一般就不必为模块中使用的专利支付额外的专利费。

  同样的,所有系统设备和测试设备供应商都被许可使用高通公司的专利。甚至与高通公司直接竞争的芯片厂商也可以被许可使用执行标准所必需的高通公司专利。超过135家公司已经与高通公司签订了使用高通公司专利的许可协议。许可包括制造和销售使用CDMA空中接口(如cdmaOne、CDMA2000、WCDMA和TD-SCDMA)的产品;并且针对多模CDMAOFDM(A)产品,高通公司收购了Flarion Technologies,加强了OFDM(A)专利。此外,高通公司的芯片和软件客户也从高通公司被授予许可的权利用尽的第三方专利中受益。

  高通公司坚信其许可理念和方法——以持续增加的研发投资为后盾,可以确保整个行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前进。不断降低的手机价格、增强的功能和更大的销售量都在CDMA2000和WCDMA技术领域清晰地体现:最终受益的是芯片供应商、设备生产商、网络运营商和最终用户。

  不断延伸的产业边界

  如果说商业模式的独特创新推动了高通公司快速成长并晋级业界首位。那么,不断延伸的产业边界则为高通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些新空间的选择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例如单芯片解决方案。单芯片最为显著的益处除了空间上的节省,就是不断拉低的成本,而降低成本就有可能扩大通信服务普及的人群。以往,手机制造商将持续降低成本来满足目前市场对超低价手机的需求,更多关键的功能将向低端手机转移。但是,成本控制始终是一个挑战,手机单芯片方案则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新的化解之法。

  高通的单芯片产品QSC已经获得了多家手机制造商的认可,并将低价位的手机推向了印度、中国等迅速发展的市场,这便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无线终端市场。

  高通在2006年年底推出的Snapdragon平台则指向了另一片蓝图。计算、通信、消费电子的融合正在不同的层面以多种方式进行着,不论是消费电子还是别的计算类产品如今都不愿再局限于只拥有游戏、娱乐或计算的用途,都开始对“移动”跃跃欲试——无线通讯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消费电子厂商们不仅仅需要一款具备计算功能、可用于移动产品的芯片,更重要的是它需要考虑移动计算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这对底层的产品提出了要求。高通希望用Snapdragon平台来满足这些需求:在增强计算能力同时兼顾芯片功耗——其核心Scorpion微处理器具有高达1GHz的处理能力,且在600MHz的运行速度下只有240mW的耗电量;同时兼顾一流的多频多模。除了消费者将获得的新体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种新的思路:让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在内的合作伙伴可以把Snapdragon当作一个平台,他们可以基于此各自开发创新性的产品,在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现在,高通公司已经开始将更多的产品向单芯片架构上迁移、集成更多功能;Snapdragon的创新思路也得到了诸如三星等领先厂商的支持——这些正是高通平台策略的延续。毫无疑问,芯片制造端的紧密合作模式则将为这些产品的面世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愿景推向现实。

上一篇:【公司治理】HTC正重蹈台企衰落老路
下一篇:【公司治理】星巴克如何转型成互联网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