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危险之处在于人们已深信北上广深房子永不跌
中国经济、中国股市、中国房地产这三者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投资者炒房,开发商炒股。
咸吃萝卜淡操心,指的就是水皮这样的人,一天到晚尽玩“地命海心”;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各自的角色就是在错位,政府在扮演开发商的角色,开发商在扮演投资者的角色,而投资者却在扮演管理层的角色。
“地王”已经成为今年土地拍卖的常态,逢拍必争这是常识,乐观其成这是谁呢?谁受益就是谁呗,一块地原来的估值也就40亿左右,被拍到100亿,没有见到哪个地方政府大发慈悲,把多出来的60亿平均分配给本地居民啊,要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如果不是有中央统一政策在挤泡沫,地方政府胆子只会更大,“地王”又哪里是开发商搞出来的,在“地王”的游戏中,开发商也是被牵线的“木偶”而已;而被“地王”游戏牵着鼻子走的不光是开发商,还有开发商背后的银行,以上海“地王”合作者(注意,水皮不认为其本身就是创造者)为例,融信本身的销售一年不过300亿左右,而今年在上海一地拍下的土地就已经超过300亿,哪来的资金?银行!拍卖当天,水皮就在上海,当晚的晚宴上,某某银行的个金总裁兼上海分行行长坐立不安,心思重重,他担心的不是融信成为“地王”之后跟他借贷,担心的是原来说好的借贷可能会泡汤,因为融信拍完后就有大公司(上市公司大名鼎鼎)已经达成了合作开发意向,而此局大公司并非寻常人物,借贷渠道比银行路数更宽,行长担心的是分不上“地王”的羹,而风险则根本不在考虑之中。想想也是,如果“地王”有风险,别的项目风险是不是更大?上半年银行的报表显示,新增贷款的50%以上投向房地产;而7月数据显示,全部信贷增量为4600多亿,4500多亿是房地产贡献的,其他实体经济的增量是负数;而上个月,房地产信贷规模更大在5200亿左右,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已经从去年底的-1.5%冲到5月份最高的7.5%,现在又回落到5.5%。即便如此,在资产荒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都成为银行的救命稻草,从贷款余额看,2016年6月是72.97万亿,同比增长9.7%,其中房地产是23.94万亿,同比增长24%,占比是全部贷款的38.9%,房地产岂止是救中国的银行,根本就在支援中国的经济。十多年前,我的朋友易宪容写了一篇文章,称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当时的判断惊世骇俗,但是话说得太早,真理也变成谬误,上上下下皆不以为然,易宪容本人也有苦难言,现在的情景让人感慨万千,讨论这样的话题已经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就是我们能不能从这种怪圈中摆脱出来,否则真有可能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地产崩盘,财富蒸发,货币贬值,民怨沸腾。其实,“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是非常讲究的技术活,搞不好南辕北辙,三四线城市要去库存,但是二线城市放开限购、限贷可能就是一步错棋,这等于把从2010年到现在压抑了整整6年的投资投机的需求作了集中的释放,这些二线城市的房价瞬间暴涨,南京、苏州、合肥、厦门首当其冲,甚至厦门的房价已经超过广州,不得已又恢复当初的限制政策,而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包括三亚,限购、限贷没有放开,市场就相对平稳;但是即便如此,上海地王频出也是一种刺激,再加上对于新政的预期,上海人出现离婚潮,二手房交易连续5天接近2000套,政府辟谣也无济于事,而上一波离婚潮也是因为史上最严地产新政引发的,距今不过4年时间。婚姻当然不是儿戏,但是在政策面前就成了戏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房产故,两者皆可抛”,可悲?可怜?可恨?可见,地产已经迷乱了人们的心智,成为传说中迷惑心窍的那个“鬼”了,鬼迷心窍,谁来驱魔?
一个似是而非的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北上广深的房子是不会跌的,只会涨,无非涨得快点慢点而已,这是二线暴涨的依据,恐怕也是崩盘的迷魂药。
下一篇:北京发布十三五时期十项重大基础设施发展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