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的中国突进:宝能系用它举牌,安邦人寿秒成行业第二

58e22f59-8df1-40fc-80ff-ecb7a9534b43.jpg

  万科股权争夺战日趋白热化,将险资举牌问题推向了高潮,自2015年下半年后,以安邦人寿、前海人寿为代表的新型保险公司接连举牌多家上市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举牌王”。而这些公司主要依靠的,正是颇受争议的万能险。

  据澎湃新闻统计,截至2016年5月底,“举牌大户”安邦人寿的总保费规模已超越平安人寿,位居寿险行业第二,而这其中近8成资金来源于万能险;与此同时,不少新进险企更是依靠万能险冲高投资数额、做大资产规模,大有一改行业格局之势。

  作为“舶来品”的万能险因何能在中国市场走红,并成为不少新进保险公司趋之若骛的产品?行业大喊大举下,又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风险?

  万能险在中国一波三折

  万能险最初诞生于美国。1979年,美国哈顿寿险公司向市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万能寿险,由于缴费灵活、保障可调等特点,很快便受到市场的青睐。

根据LIMRA(美国寿险协会)统计显示,1985年美国万能险在整体寿险市场占比为38%,直至2015年,该产品占美国寿险市场的比例仍保持在40%左右。

  万能险最初的流行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较为严重,加剧了市场利率的波动,传统寿险的低预定利率无法达到客户的投资预期;二是传统保费统收统支的方式不能体现保险账户资金走向和价值,而万能险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保费灵活性以及保障透明性的要求。

  在通过和银行渠道合作销售后,万能险继而打开了欧洲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风靡英国、荷兰等国,并进一步成为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热销产品。

  在中国,万能险的“走俏”则可谓一波三折。

  2000年,监管部门曾一度强令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2.5%,为了振兴当时“萧条”的寿险市场,监管部门正式引入了万能险这一舶来品,并由太保寿险推出了国内第一款万能险产品。

  2003-2007年,万能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升期,但2008年受累金融危机和股市暴跌,万能险结算利率又一度跌破4%,此后步入了低谷。

  2010年转机出现,由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持续走低,保险公司在机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监管部门适时推出“保险投资新政”,进一步放宽险企投资渠道,帮助保险资金捕捉投资机会。

  在此背景下,一种几乎与保障功能完全没有关系的“纯理财型”万能险应运而生。

  据悉,客户在购买这一产品后,如果不购买附加险(保障类),该产品就是一个纯粹的理财账户,不具有任何保障功能,换句话说和传统保险业务没有任何关系。由于投保方式灵活、资金流入快,这类产品争相被业内公司效仿,逐步成为新一代寿险公司的主打产品。

  万能险成另类理财产品

  要解释万能险在中国的走红,必须先理解这类产品的基本构成和独特功能。

据悉,万能险是一种兼具保障、理财功能的寿险产品,投保人购买万能险后,其保费会被分别放入两个账户,一个账户负责保障赔付,资金用于死亡风险赔偿、手续费扣除等,另一个进入投资账户向资本市场投资,用于保单的增值保值。

  通常情况下,客户在支出首笔保费后,其中50%—60%的资金会进入保障账户,剩下部分则进入投资账户(也称作现金账户),并且随着交费年限上升,进入保障账户的保费会越来越少, 5年后的比例平均都在当年保费10%以下,而进入现金账户的资金则会越来越多,相应地投资人的可支取保费也会越来越多。

  相较于其他寿险产品,万能险的优势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交费灵活、收费透明,投保人在交纳首期或一定期限的保费后,就可不定期、不定额地交纳保费,同时保险公司会向投保人明示所收取的各项费用。

  二是账户灵活性高,保额可调整,按照合同约定投保人通常可以提高或降低保险金额,并灵活支取现金账户资金以变现,但每年内的取现次数有限,同时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三是设定最低保证利率,定期结算投资收益,保险公司同时提供2.5%的最低收益保障。

  然而,上述描述只是理论上的产品形态,相较于美国等地的万能险产品,国内市场中的万能险更为强调投资功能,而非保障功能。

  记者随机选取了几款美国和国内市场的万能险产品进行比较,发现几个明显差异:

  首先是保障额度差距较大,美国万能险的保障额度一般比较高,通常在在30—50万间,而国内产品的保额只有10—20万。

  其次美国产品的期限较长,通常在10年以上,或者是终身缴付,而国内的产品期限一般在3—5年,有些甚至通过“退保不收手续费”的办法,变相鼓励投保人短时间内退保。

  再者,美国的产品不建议客户频繁取现,一旦客户在向现金账户支取现金后将承担高额手续费,并对投资收益产生很大影响;而国内某些产品会提供消费者每年2—3次的免手续费取现功能,甚至建议客户全部支取现金。

  可见,作为舶来品的万能险在中国经历了一番相当“接地气”的转变,已经逐步偏离了保险最根本的保障功能,成为了一种另类的理财产品。

  “长险短投”存隐患

  现实则是,不少保险公司瞄准了其中的利益空间,将万能险当作迅速做大资产规模的“利器”。

  具体来看,保险公司会以远高于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吸引客户购买万能险,然后通过免费退保、甚至强制退保的方式缩短万能险的高收益率期限,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保单数量,以此推高保费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万能险的低投资门槛和灵活的资金使用机制,以及可预期的高收益率,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上好选择。

  经记者观察,目前在运营或者在售的万能险产品,投资门槛基本在1000元左右,目标收益率则通常在5%以上,比同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划算。更吸引人的是,投保人可以灵活支取不超过个人投资账户里的现金,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收益高、随意支取、还保底”,投资者对这类短期万能险产品当然是“趋之若骛”。相应地,保险公司为了迅速做大规模,会选择加快产品周期以迎合客户理财需求,结果就是市场中的短期万能险产品越来越多,预期收益竞相增高,而险企的实际利润却在这一趋势下迅速缩减。

  更深层次的风险在于,寿险保单的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通常用于配置房产物业、基建建设、上市公司股权等长期类资产,而销售上述短期产品势必会形成预期投资和实际投资间的时间差,形成“长短错配”的隐形风险。

  一旦遭遇剧烈市场波动或者“黑天鹅”事件,会导致保险公司无法给付当期收益、现金流将随之骤减,进而给保险投资、管理及偿付能力带来巨大压力。

  不过,监管部门也看到这类产品给行业带来的风险。为提高风险防范,保监会曾于2014年进行了万能险精算改革,规定万能保险在保单签发时的死亡风险保额不得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20%,并下调趸交万能险初始费用比例,以此提高万能险的保障属性,与纯理财产品划清界限。

  安邦靠万能险冲上行业第二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尽管高回报下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仍有不少险企对万能险“甘之如饴”。

  据澎湃新闻统计,2016年1-5月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2302.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50.4%,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数字为7596.3亿,较去年同期增长竟高达178.2%。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传统险及分红险的部分保费收入,而“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则是以银保、网销的短期万能险和分红险为主要统计对象;从数字来看,投资型保费增长的速度是传统产品的三倍多。

  如此暴增下,也解释了为何举牌大户安邦人寿能够在成立短短6年间资产规模挺进万亿, 前5月保费达到近2000亿元规模,超越老牌险企平安人寿成为业界第二,直逼行业第一中国人寿。

  观察后不难发现,近年来类似安邦人寿、前海人寿等新进寿险公司的产品结构都更加偏重投资型寿险产品,其中万能险、分红险等投资类险种占公司总保费的比例远高于传统寿险产品。

  记者提取了2016年5月十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寿险公司(传统公司4家、新进公司6家)最新数据,发现6家新进公司的投资型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公司,且总保费规模正逐渐逼近这些老牌公司。

  仅安邦人寿、华夏人寿的投资款新增交费就高达1515.2亿和1237亿元,位列全行业第一、第二,二者合计就占据了行业整体份额的36.2%,其余4家公司投资款比例均高于传统公司;其中中融人寿高达99.9%的投资款占比更是说明,该公司所有保费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to产品,6家公司中除了国华人寿外,其余5家的这一比例都大于70%。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数据统计范围扩大,第二批新增130多家机构
下一篇:上半年中国私营企业井喷式投资美国,规模首超国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