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生意:背后均有公关团队 治便秘也要听导师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服务是全世界最贵的产品,所以最佳的服务就是不要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不需要服务”……最近,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那组雷人出位造型一同在微博上流传的还有这组“马云语录”。据说,全部是马云在不同场合对创业者的告诫。

  也许是马云语录流传太广,也许是太字字珠玑。总之,马云在看后觉得很惊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很多真不是我说的,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写出那么漂亮的话。 ”

  在很多场合,马云、李开复等成功企业家被冠以 “创业导师”的头衔。他们有实战经验,又诲人不倦。在他们的精神感召,甚至亲力亲为地帮助下,不少人被引入了创业的大门。但有些时候,他们的偶像效应却被过度放大。

  导师“导出”什么?

  导师最早是佛教用语,是指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创业导师,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引导创业者入门的人。在创业的路上,创业导师属于级别最高的人。 《创业者》杂志去年对国内35岁以下青年创业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创业导师被认为是仅次于创业资金支持的第二需求;而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公司高管、具有丰富创业经历的成功创业者,被认为是对创业者帮助最大的创业导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尽管这席话是对所有人说的。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像马云这样“看得见、但摸不着”的创业导师就颇具这样的意义。

  当然,还有很多创业导师在做着更加实际的事情。

  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退出酷6后,进了商学院,开设了一门创业课。据说,为了筹办这门课,李善友先后去了全球9个设有创业课的商学院“取经”。东北汉子李善友为人仗义,圈子里朋友不少。好人缘让他现在可以三天两头找到些风投和天使投资人到商学院来,给创业者来场“头脑风暴”,顺便也推销一下项目,其中还真牵线搭桥成了几个。

  离开谷歌的李开复则彻底以青年导师的身份出现,除了在各大场合为创业者“指点江山”,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经营创新工场一种全新的创业者孵化器。只要创业者的项目能被李开复看中,资金、人脉、经验等创业者需要的一切,创新工场全部搞定。

  “治便秘”也要听导师?

  在创业导师们的精神感召,甚至亲力亲为的帮助下,不少人被引入了创业的大门。但有些时候,创业导师的偶像效应却被过度放大。眼下就有两个例子:

  李开复最近一段关于“治便秘和痛风”的言论被追捧。拥有4000万粉丝量的李开复,平时会在微博里发表些创业箴言和行业评论什么的,可前几天他有点跑题,在微博上爆料起自己的饮食起居。他说,自己半年内瘦掉了14斤,还治好了便秘和痛风,并公布了自己的饮食小秘方。这条微博发布才一天,就引来两万多条的转发量、五千多名网友的评论。有爱美女性照着做了,跟帖说“对便秘,很管用”。有媒体也跟着凑热闹,请营养专家站出来证明说“秘方无毒、无害,有道理,大家可放心使用”。只是这“治便秘”也要听从导师的吗?

  马云年轻时第一次上电视的视频最近也被无所不能的网友“扒”出来了。 18年前的一个月黑风高夜,还是小青年的马云喝止了三个正准备偷窨井盖的壮汉。谁想这是电视台的一档节目:由工作人员扮演偷窨井盖的人,测试路人会不会制止。就这样,路人甲马云华丽丽地上了电视节目。画面中,马云可不像现在这么淡定,接受记者采访时因过度兴奋有点手舞足蹈,还不时“潇洒”地甩动一下额前的秀发。

  对这段略有点搞笑的视频,网友都评价颇高。有网友甚至将马云比作“富贾巨侠”,还有人惊呼“有些人的特殊是与生俱来的,比如马云”。网友的溢美之词,让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马云也有点受不了了。他老实地说,在出言制止之前自己也内心挣扎过。 “当时人跨在自行车上,心想要是他们冲过来,自己肯定得跑。 ”

  谁在放大偶像效应?

  创业导师本人自然都充满人格魅力。几乎每位导师那历经艰险终成功的创业经历,都可以写本厚书了。若他们本人“金口一开”,就更有说服力了。记者曾现场听过几位公认的创业导师的演讲,非常有煽动力。他们都口才极好,或插科打诨、自嘲调侃,或激情澎湃、鼓舞人心,他们就像一个乐队指挥,能精准掌控着台下受众的气氛与反应。

  不过,创业导师的公众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经过包装出来的。很多创业导师都是企业高管,其背后有着一个或大或小的公关团队在运作。说什么话、如何说、通过什么渠道说,都事先经过精心策划,甚至连记者向他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有时也会被事先要求。有的创业导师很会美化自己,比如给自己的学历“拔拔高”、给自己的经历编几个“知音体”版本的励志故事。至于导师们说的话,有些细品起来却是“放之四海皆真理”之语,对创业者来说,也未必有什么特别实用的启示。

  网友更是无意中神化着创业导师。 “一个人只要成功了,他说过的话总归就是对的。 ”流传颇广的“马云语录”中有这么一句,虽然不知道这是否真是出自马云之口,却道出了网友神化创业导师的原因。喜欢一个人、崇拜一个人,就难免会过度放大他的优点,而网络传播更容易扩大这样的效果。

  其实在现实中,创业导师并不总是能成功指导创业。小米创始人雷军就私下对媒体说,身边有朋友常常“好为人师”,还兴致勃勃地向创业者推荐一大堆所谓的 “合作伙伴”,让创业者的时间大量浪费在与这些“合作伙伴”的会面上,而最后往往是无疾而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与投资中心主任李善友也说,从创业实践来看,MBA学员从身边同学中得到的帮助,往往比从教授或者企业家等身上得到的要多。

  创业导师也并非人人都享受被神化的感觉。马云曾说,我最讨厌别人把我当成模范,别瞎扯,(我们)都是平凡人。

  马云不靠谱语录

  创业导师的话可以听,但不能全听。他们也是平常人,不可能时时刻刻绷紧发条,向你口吐莲花。有时候他们就是随口一说,没经过深思熟虑。你要是将这些话当作金玉良言,给自己洗脑,可就大错特错了。

  “有时候死扛下去总是会有机会的。” (出自赢在中国节目现场语录)

  点评:观点很鼓舞人心,但也别忘了,有时候死扛只能让更多的钱打水漂。现在不少团购网站和垂直类电商的状态就是死扛,虽然叫苦不迭,但依旧折腾,直到资金链断裂。创业也需理性和弹性的智慧,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是:以变应变。

  “我认为,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没有他们(员工),就没有这个网站。也只有他们开心了,我们的客户才会开心。而客户们那些鼓励的言语又会让他们像发疯一样去工作,这也使得我们的网站不断地发展。 ”(出自赢在中国节目现场语录)

  在美国,马云又是另一番言论。 “和华尔街不一样的是,我们把顾客排在第一位,员工第二位,股东在最后。这就是我的信仰。顾客是我们财富的来源,员工推动创新。 ” (出自马云在2010年接受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专访)

  点评:翻过来、调过去,全都让你说了。请问员工到底算老几?

上一篇:4G未到5G已来:网络全面融合 或再无制式分别
下一篇:疯狂比特币:电子黄金 “疯子骗傻子”的游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