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vs刘强东:城里人和农村娃 2个中国梦范本
马云vs刘强东
把马云和刘强东这样两个极度相关,但又老死不相往来的人放在一起比较,主要原因还在于此二人都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各自走过了一条颇为不同的道路。两者领导下的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在促进中国电子商务业态进化,为社会创造价值方面,都走在了前面,因此都具有样本效应。
据eMarketer的调研,2012年全球B2C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为1.08875万亿美元,比2011年的8933.3亿美元增长了21.9%,而在201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29844万亿美元。美国将在其中占据29.6%的份额,销售额达3848亿美元,而中国将占14%的份额,销售额增长69%达1816.2亿美元,增速上领跑全球电子商务市场。
从电子商务竞争态势上看,中国的情况比美国还要更健康一些,由于京东商城的高速增长,阿里巴巴并没有像亚马逊一样,建立起坚固不摇的垄断优势。中国的B2C市场份额,虽然目前仍是阿里巴巴旗下天猫一家独大,但京东商城的赶超势头也非常强劲,两者的差距正在缩小。在B2C领域出现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是所有消费者乐见其成的事情,因为这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好处。
这两家公司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这与两位创始人的个人风格密切相关。相同的是,两家公司都做得非常成功。阿里和京东的成功,是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而马云和刘强东,在同一个行业里,用不同的方式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成功范本。
马云是浙江人,刘强东是江苏人,两人均来自东南最富庶的省份。马云是城市人,刘强东是农村人,两人均受过高等教育。马云大刘强东10岁,创业也比刘强东早3年,两人均在传统行业创过业,最终都把事业发展到了网上。马云只有文科背景,大学是学英语的,不会编程,但自己创办过一个翻译社,赚了些钱;而刘强东大学是学社会学的,后来自学编程,并以此为手艺实现自食其力。
马云从小家庭条件不错,在学校里成绩不好,但英语成绩却很好。成年步入社会后,起步并不顺畅,找工作因长相奇特被拒绝过很多次,办了翻译社也生意不好,甚至还去义乌批发过一些小商品摆摊卖,以贴补翻译社。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马云在创办中国黄页时,像个业务员一样四处奔波,屡屡被拒。这一段在现在看来,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当时创业之难,而能够坚持下去,是创业多么需要的一种品质。
刘强东这边,童年时的情况就差很多了,他是挨过饿的人,小时候想吃块肉都不容易。村里有钱人都吃肥肉,像他们这种穷人,只能去河里抓点鱼虾来吃。不过刘强东学习很好,在很艰苦的环境中以优秀成绩一路考到人民大学。他上大学时决心不再给家里增添负担,就自己打零工赚钱养活自己,到大三时,靠软件编程却也赚了几十万。之后又拿这些钱去投资了一个饭店,全赔进去不说还借了十几万遣散工人。作为一个在生意上被坑过的人,他在很早就表现出了严守商业规则的特质,十分难得。
马云创业三年后的1998,他在中国黄页做得不太如意,萌生去意之时,刘强东辞去外企的工作,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中关村创业了,租了个柜台卖配件,瞒了家里人整整三年。而在一年之后,马云回到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又过了一年就拿到了软银的2500万美元投资。当然,如果不算翻译社,马云引人注目的两次创业,中国黄页和阿里巴巴,都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而刘强东的第一次创业是传统IT分销,第二次才是互联网,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阿里巴巴的商业核心淘宝网是2003年出现的,而刘强东的京东商城,则是2004年出现的。马云做淘宝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受到C2C的易趣,对阿里传统B2B业务的潜在威胁。而刘强东做京东商城,则是因为已经做得不小的线下业务,遭受了非典的冲击,于是转而将业务重点放到网上。
淘宝网的B2C频道,是几年以后逐渐形成并使用淘宝商城独立域名发展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淘宝网从一开始就是个B2C网站,只是披了件C2C的外衣而已。但京东商城从一开始就是B2C网站,在概念上非常清晰。两家企业,在模式上这种模糊与清晰的分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位创始人的性格特点。
阿里和京东,这些年各自遭遇很多公众议论,其主要聚焦点还是在发展模式上。淘宝系做的是平台,吸引商家入驻,自己本身并不做自营。而京东则是以自营起家,逐步向公众平台过度。这两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淘宝系平台门槛低一些,更容易聚众,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上,则控制能力弱一些。但由于淘宝系自身不做自营,他们能较大程度避免初期的运营亏损,只需在平台上持续投入即可。京东的门槛高一些,在供应链和物流上的经营力度很大,这给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消费体验。但由于京东自身自营业务比重过大,常会给外人以大幅亏损的印象。
从消费者层面,会有两种主要消费偏好,一种是注重价格因素,一种是注重服务因素,而这恰恰正是淘宝系和京东所各自擅长的。可喜的是,这两种消费偏好在中国都有相当的市场,马云和刘强东正在做的,不外乎坚守自身独有的营商价值取向,以取悦各自的消费群体,并通过对平台的微幅调整,争取对方的消费群体流失过来。这也是天猫和京东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平台,能够形成激烈竞争的一个内在逻辑。
2012年12月的上海:小芸和小晴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现年25岁、她们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年龄和长相,对社会发展的看法,连教育背景和工作情况都差不多,收入情况也比较接近,妹妹小晴月入1万元,比姐姐小芸多1000。但不同点在于,姐姐网购从不去淘宝和天猫之外的平台,而妹妹则主要去京东,从不去淘宝和天猫。
很难想象这种有趣的差异,会存在于关系如此密切,且性情如此相似的两个女孩身上。姐妹俩对此给出的理由更为有趣:
小芸:我主要买衣服。
小晴:我买电子设备更多。
小芸:我喜欢享受网购的乐趣。
小晴:我不想在买东西上浪费太多时间。
小芸:我有支付宝。
小晴:我只用信用卡。
小芸:我更多是即兴消费。
小晴:我网上消费目的性很强。
小芸:我不在乎等两天。
小晴:最好是我买了以后马上送到。
2012年,马云的淘宝系平台和刘强东的京东商城,没有孰优孰劣,都用靓丽的业绩证明了自己。淘宝系整体销售额过1万亿,其中天猫商城销售额过2000亿,同比增长100%,而刘强东的京东商城,销售额为600亿,同比增长200%。这两组数据,并非仅体现出两大电商的业绩,更可以拿来作为衡量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标杆。相比于1996年时20万的上网人数,如今每天有上亿人访问淘宝和天猫,数千万人访问京东商城。而这个数字,仍将在未来几年持续翻番。
马云更像是一个草莽英雄,如宋江一般聚集一帮兄弟打天下,兄弟们务实,宋江务虚。而在互联网行业,务实很重要,务虚却在一些关键时刻显得更重要。在替天行道的口号声中,争取了人心,聚拢了人气,同时也成就了事业。当然,在务虚太久之际,马云也能认识到要有更务实的人来领导公司,因为接下来是阿里巴巴的业务提升和上市,务虚太多是对这些重任有损害的,所以马云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
而刘强东,则更像是一个孤胆英雄,一意孤行地率领手下向前冲,务求实效,有问题必快速解决。一个较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人,也能够严格按照互联网规律行事,在重大决策中乾纲独断,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殊为不易。京东商城在过去几年受诘难颇多,到处流传京东要倒闭的消息,甚至有人为此掷重金打赌。这使得困难过后,刘强东也开始强调起对人的关注,而不是私底下默默关注,企业大了,有些务虚的东西是必要的。
马云和刘强东,最终殊途同归也好,南辕北辙也好,都是用聪明智慧和百折不挠取得成功的典范,他们的成功故事都是中国梦的完美阐释。他们之前走过的路,给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每个人走过的道路都是不同的,正因为不同,这个社会才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世界才能多姿多彩。
下一篇:福布斯:PC厂商正自掘坟墓 痛苦皆为咎由自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