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三低”效应:得屌丝者得天下
3月4日消息,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近日发布了《2012中国手机应用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达到了3.8亿人,手机网民年龄分布中,20-29岁占36.9%,10-19岁占比27.8%。学历方面,大专以下(不含大专)学历的网民占到了6成,月收入500元以下的用户为19.5%占比最高,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逐渐构成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群基础。
移动市场规模逐渐成形 增长趋稳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4.5亿人,其中智能手机用户达到3.8亿人,占到84%。
同时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达到5.6亿人,手机网民占比超80%,正在于互联网网民数趋近,互联网从PC延伸至手机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产值达到了712.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82.8%,在经历了疯狂增长后,2013年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将趋于理性,报告预计2013年市场增长率为47.4%,市值超过1000亿元,而2014年随着市场逐渐成形,增长率将进一步降至22.22%。
游戏社交大热iOS 电商潜力远超Android
截至2012年12月底,在全球范围内,App Store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万,Google Play和Windows Phone商店的应用数量分别为78.5万和13.6万,2012年全球移动应用商店收入约363亿美元。同时中国手机应用商店已经超过100家。
在应用类型方面,无论是Android还是iOS平台,游戏都以压倒性优势超过其他类型应用,成为被下载次数最多的应用类型,游戏的下载次数在Android平台占比为34.7%,iOS平台占比为28.5%。
其次最受欢迎的是社交类应用,在两大平台均占比18%左右。
另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是,在iOS平台生活购物类应用和阅读类应用的下载量均为Android平台的两倍,意味着iOS用户对电商网站来说有着更高的ARPU值和市场潜力,这与iOS的体验不无关系,而受到系统性能影响,Android用户对系统工具类应用情有独钟。
同时报告统计了用户最常用的应用下载方式,其中有63.4%的用户通过2G/3G网络下载APP,有54.3%的用户通过WIFI下载,通过电脑下载APP的用户占比最低,不过仍接近50%。
“僵尸应用”激增 APP用户只下载不使用
相较于疯狂增长的应用数量,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应用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报告显示,66%的用户常用应用在10款以下,用户常用应用数量进展手机应用总量的17.2%,低使用率的原因之一是用户面对众多选择往往显得精疲力竭,同时碎片化时间有限,只能专注于少数几个应用。
大量应用留存在用户手机中但是不被启动,下载量不再成为应用成功与否的可靠标准,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才是更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而对幸存的应用而言,用户使用时间最多的是社交聊天类应用,占总时间的37.3%,其次分别是新闻阅读、影音娱乐和游戏,而办公商务、生活方式、健康健身和其他应用使用时间均不足5%。
低龄低学历特征明显 高学历网民不足2成
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另一大特征,去年手机网民年龄分布中,20-29岁占36.9%,10-19岁占比27.8%。
学历方面,初中学历的手机网民占比最高,达到了32.1%,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占27.2%,大专以下(不含大专)学历的网民占到了6成,而大学本科及以上仅占17.6%。
大专以下年龄的用户占比不足27%,而大专以下学历的网民则占到了6成,由此推断,在20-29岁的年龄段中有大量低学历的成年用户,这部分人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大主流人群。
低龄和低学历特征也意味着手机网民收入也呈现偏低特征,月收入500元以下的用户占到了19.5%,其次是3001-5000元的用户,占比18.5,社会结构中最没经济压力的人群和经济压力最大的人群构成了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基础。
报告还对应用进行了统计,最受欢迎的10大应用分别为微信、手机QQ、搜狗手机输入法、新浪微博、UC浏览器、360安全卫士、淘宝、腾讯手机管家、天天动听和墨迹天气。
从报告看,尽管Android终端数量构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的庞大基础,但是iOS用户有着更强的消费潜力和活跃度,两大平台用户差异明显,规模化长尾效应能否战胜单用户高ARPU值仍然存在争议,不过从用户结构看,抓住屌丝用户者将把握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下一篇:谈中文搜索引擎未来可能性:或将无框胜有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