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运营商价格战刹车:2012资费微降 严重后遗症
在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价格战后,三大运营商终于不再将价格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工信部的统计显示,去年电信业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仅1.9%,这说明随着3G的普及,已经逐步让三大运营商意识到要更多得靠服务竞争,而不是靠价格手段。不过,人们担心的是,价格战可能会在4G时代重演。
最平和的一年
根据工信部多年来的统计,近5年来我国电信业资费一直处于持续大幅下降阶段,2008年至2011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幅度分别为8.0%、9.5%、9.3%及4.2%。只有2012年电信业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仅1.9%。
也就是说,在过去5年中有4年都是电信业资费降价,而到2012年嘎然而止,使得2012年成为电信业价格战最平和的一年。
要印证这一点还可以与更早的几年比较。2008年时,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就显示,之前的5年来,国内电信综合价格水平累计下降了53%,其中2007年同比下降高达13.6%。
这种电信资费大幅降价带来的是运营商用户数快速增长,但收入和利润均为同比增长。以2010年为例,该年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在2009年的基础上又下降11%,造成的结果是,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增长14.9%,但2010年全年三大运营商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仅6.4%,远低于该年GDP增长水平。
降价曾被认为很有必要
要追究几大电信运营商十余年来的价格纠葛,原因复杂。一方面有依靠降价普及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相互间希望使用价格战来遏制竞争对手。一直到去年,中国移动还使用2G全球通推“新88套餐”的手段,而中国联通则以“2G随意打”来希望撕开中国移动对2G中高端用户的防线。
但近些年三大运营商的价格竞争同时有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幕后推手的影子。例如2007年,原信产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电信价格仍与百姓期望存在差距,这说明竞争还不充分,而电信行业具有一定垄断性,要通过竞争进行发展并继续推进改革,因此,在原信产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下,先是实施了单向收费,后来又进行了长途漫游费改革,使得国内电信价格水平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一直到2010年,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还曾对此表示欣喜,并称,通过推动实行移动本地资费市场调节价,不断加强电信资费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电信企业进一步降低资费水平,近几年电信资费持续下降,2011年前11个月,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5.1%,其中移动话音业务资费同比下降7.4%,国际及台港澳漫游资费标准平均降幅超过了50%。
价格战后遗症严重
不过,这种论调到2012年年初已基本停止。因为整个之前5年三大运营商的情况已显示出非常不妙。
工信部的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电信业务总量实现年均增长21.3%;电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9.2%。2011年,全国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1726亿元,同比增长15.2%;完成电信业务收入达到9880亿元,同比增长10.1%。从“十一五”期间可看出,通信业的发展速度赶不上GDP的增速,是发展较慢的5年,而且通信业的收入增长率与业务总量增长率相差太大,用户增长没有带来收益。
而价格战已遭到三大运营商内部多数人的反对,不少人认为过去靠价格战的模式来实现增长是失败的,因为价格战带来了部分用户,但不仅没带来收入,还导致巨大支出,比如在固定投资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621.9亿元,年均增长8.8%。
实际上这也说明,电信资费降价是有必要的,关键看降价的幅度和目的,如果是为了剿杀竞争对手去降价,那自己也一定会遭到价格战后遗症的报复。
业内担心3G时代价格战重演
不打价格战的好处在2012年也已经体现。该年全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984.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0762.9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613.8亿元,同比增长8.5%。这种增长是在全年电信资费水平仅降2%的基础上实现的。也就是说,通信业的收入增长率总算与业务总量增长率接近,扭转了用户增长快、收入却增长慢的困境,
有人笑称,我国电话普及率日趋饱和,靠人口增长带来的用户增长红利正逐步消失,假如再打价格战,运营商的收入可能要负增长了。
但未来价格战的风险也明显存在。一直传今年将发放4G牌照,而业内的担心是,在3G时代吃了大亏的中国移动在4G时代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其利用4G切入市场的最初手段很可能就是价格战。不过,同时已有不少人在内部发出警告,若果真如此,三大运营商只回同归于尽,因为未来他们之间并非互为最重要的敌人,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虚拟运营商才是他们最大的威胁。
下一篇:百货渠道下沉:大佬盯准三四线城市 或水土不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