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渗透工业批发市场:转变 制衡or接招?
北京时间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日前撰文指出,电子商务正从零售市场向工业批发市场渗透,企业的传统采购方式正在经历改变,为此企业应该改变思维,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以下是全文内容摘要:
贝索斯
亚马逊跟随客户来了!eBay和其他大型网络销售商也来了。什么也阻止不了它们跟踪客户的购买习惯,什么也说服不了客户从其他竞争对手那里购买商品。
如果你上月看一眼我的收件箱,可能还会认为我与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是好朋友,因为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代表亚马逊的贝索斯发来的电子邮件,向我推荐我可能想购买的商品。
除积极谋求零售市场外,亚马逊和eBay等其他电子商务巨头正在把目光转向工业批发市场。传统上的大型实体销售商也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公司侵吞它们的市场份额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可以想像,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开展工业品销售业务不仅拥有所需的技术、销售网络,而且还有品牌知名度。事实上,亚马逊目前正在测试这项业务。只需问问家得宝和劳氏就知道它们在开展网络销售业务上的胜数是多么的渺茫。那么,亚马逊为什么不应该销售螺栓、垫圈和电动机呢?毫无理由。这也正是亚马逊目前开始着手做的事。
对从销售商那里购买产品的公司来说,认识到这种转变,决定如何为此做准备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其中存在着各种潜在问题。比如,考虑亚马逊现在如何跟踪购买习惯,如何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展示“推荐商品”。如果你正在努力控制公司因“粗犷采购”(比如,那些正常采购以外的运作)而导致的成本增加,那么在亚马逊上采购控制成本的难度有多大?
值得庆幸的是,工业批发市场可以吸取零售市场上的一些教训。以下是企业在准备网络采购时应该考虑的3个关键问题:
1、转变观念
仍然传真或电子邮件采购订单的企业的数量依然惊人。许多供应链专业人士,更不用提公司代理商认为,传真或电子邮件采购订单是确保在商品交易中采用公司自己的合同条款,而不是销售商合同条款的唯一途径。如果从亚马逊采购商品,那么就要遵照亚马逊的合同条款。
那么什么时候是最后一次签署并提供传真或电子邮件的采购订单的合同条款呢?更不用提是否仔细阅读了这些条款。这些条款甚至在法庭上都站不住脚。一旦就应该适用谁的合同条款发生纠纷时,那么就只有按时收费的律师是最大的赢家了。
当然,大多数公司也开展一定比例的网上采购业务,比如采购办公用品等,但是企业必须转变观念,真正实现所有采购都在网上进行,这或许会在未来5年内实现。不管怎样,电子商务仍将不断发展壮大。网络采购的效率之高无法被忽视,更不用说节约纸张了。那么现在是什么领域可以转向网络采购呢?如何处理未作交易一部分的优先合同条款呢?此类问题必须予以考虑。
2、制衡作用的丧失
越来越多的网络采购所面临的威胁是什么?主要的威胁就是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售后服务以及运输成本。产品会和你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一样好吗?与网络销售商建立什么样的服务关系?如果与承运商没有直接关系,那么承运商值得信任吗?
考虑一下制衡作用可能会进一步丧失。如果你与比自己规模大的供应商谈判过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话,那么你可能会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比如,你要从三家最大供应商中的一家采购办公用品(该行业较其他行业更早开展电子商务)。如果亚马逊或eBays大量买进了这些商品,那么将会发生什么?假设亚马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将如何去和亚马逊谈判价格?你将如何确保采购合同条款是公平和平等的呢?什么将会对你的利润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同样适用于清洁用具和工业坚固件商品的采购?如果没有竞争,你如何去制衡销售商?
3、数据操作
尽管工业和其他行业的企业资源规划软件非常普及,但是仍面临捕获正确数据,并提供有意义数据的挑战。幸运(或不幸)的是,捕获正确数据并提供有意义数据的能力已经成了许多电子商务巨头的重要基石。看看你收到的个性化邮件,以及网站如何为你推荐个性化商品,就知道了这点。如果公司不能捕获和利用自己的消费数据,那么它们从影响客户到购买其他人的产品上都将很难与这些销售商巨头抗衡。
如果你的公司确实存在“粗犷采购”的问题,那么这一问题将会更加严重。网络销售巨头跟踪用户购买习惯,利用这些购买习惯提供企业甚至都不知道他们需要的解决方案。这将如何影响预算呢?获得你的消费信息并加以利用,可以开辟即兴购买的新天地。
这一点的确如此。大约5年前,我的几位朋友就开始从eBay上购买商品,当时我就想他们这样做真的不靠谱。如何确保产品质量?如何确保自己的财务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商品运输?我的意思是说存在太多的风险。然而,今年,我自己的80%圣诞商品都是在网上购买的。我非常喜欢这种购物方式。许多人正经历着这种转变。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电子商务巨头进入工业批发市场。与其等待落伍,不如现在着手准备。
来源: 腾讯科技讯 作者: 清雨
下一篇:2013终端五大趋势:无线充电 终端联姻云计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