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比拼2012:从传统竞技场到创新角力台

  “当投行部门人心惶惶担心被裁员的时候,隔壁的固定收益部却一点不用犯愁,今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薪酬奖金也令人艳羡。”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悲喜交加,2012年对证券业114家券商来说可谓挑战与机遇并重。

  回顾全年,一二级市场持续萎靡让经纪、投行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光大证券13.18+0.393.05%

  广发证券14.85+0.201.37%

  中信证券12.33+0.131.07%

  招商证券10.06+0.080.80%

  中国银行2.89+0.020.70%

  等券商的传统业务提振乏力,监管推动下的创新加速则让券商未来盈利结构和模式充满想象力。从传统业务的竞技场到创新业务的角力台,2012年各大券商振翅欲高飞。

  股票承销冷清

  往年在盘点投行业务之时,IPO保荐承销总是“香饽饽”。而2012年在股市萎靡、新股发行审核一度停滞的情况下,该榜单不再如往年那般举足轻重。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A股市场共有154家企业IPO上市、募集资金103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45%和53%,瓜分IPO蛋糕的券商家数也从2011年的56家骤降至39家。

  从各家券商募集资金的情况来看,中信证券和国信证券旗鼓相当,首发募集资金分别为170亿元和168亿元,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占有绝对优势。在保荐承销家数和收入上,中信和国信也处于领先。中信证券IPO保荐承销15家,获得收入7.3亿元,国信证券IPO保荐承销22家,获得8.6亿元。

  另外,在IPO项目暂处停发的情况下,各家投行能够比拼的则是在证监会里的存量IPO数量。根据梳理统计,830余家排队上市企业中,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和招商证券的在会项目数量排名前三名,分别拥有67个、49个和47.5个(0.5为联席保荐)项目。一旦IPO重启,上述券商的投行业绩将获得明显提振。

  虽然新股发行进入严寒期,股权融资另外一端的增发却减速趋缓,尤其是非公开发行如火如荼。Wind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国泰君安承销的增发家数排名前三,分别为10家、7家和7家。

  固定收益业务火爆

  股权融资日趋低迷,而以债券承销发行的固定收益业务却忙碌得热火朝天,成为2012券商业务的一大亮点。

  “当投行部门人心惶惶担心被裁员的时候,隔壁的固定收益部却一点不用犯愁,今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薪酬奖金也令人艳羡。”一家上市券商的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Wind资讯统计显示,受承揽IPO项目数量大幅下滑影响,截至12月27日,2012年以来券商获得股票承销与保荐费用54.57亿元,同比减少58.8%。

  而同期,包含联席保荐的重复计算在内,券商共承销发行债券家数为1213个,实际募资共计15849亿元,这两项数据均为去年同期的2.5倍和1.8倍。如果按照平均1%的承销费率计算,券商整体债券承销收入或与股票承销收入相当。

  从债券发行数量来看,中信证券又是当之无愧的“老大”,2012年以来共发行债券131只,当然也与其早早拥有银行间市场主承销商业务资质的特殊优势有关。分列二、三位的是拥有国开行“母子协同”优势的国开证券和大型券商国泰君安,分别在2012年以来发行债券78只和76只。

  一家大型券商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小企业私募债新业务的崛起和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资格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券商有望在固定收益业务中“掘金”。

  11月2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等10家券商获得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业务资质,加上原有的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共有12家券商拥有此资格,可以参与“分食”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蛋糕”。

  资管“多维战”:规模+业绩+创新

  纵观2012年推出的多项证券业新规,资管业务的全面放开被寄予厚望。从业绩到规模,再到品种创新,券商资管展开了一场“多维战”。

  华林证券董事长薛荣年向记者表示,在创新推动下,突破传统通道服务模式,探索向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财富管理业务将率先显现出来,特别是在资产管理业务上。

  首先是券商托管资产的规模战。业内人士透露,随着年底规模冲刺,依托定向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整个券商资产管理受托客户资产的规模很可能突破1.5万亿元,国泰君安和宏源证券的托管资产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级别,托管资产突破百亿元的券商将超过10家。而在2011年末,整个券商资管行业的规模只有2818亿元。

  也有券商认为,业绩始终是资产管理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今年以来业绩回报总体较好的券商是兴业证券和浙商证券。

  “10月份,资管新政一下子放开以后,能做的创新业务实在是太多了。”一位券业人士说道。

  薛荣年表示,现在来勾画具体的券商版图为时尚早,但他相信创新驱动的市场环境将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券商。有以规模取胜的,有以专业见长的,有凭借销售交易展现深厚功底的,有以财富管理树立信赖的,有依托股东背景“靠山吃山”的,也有盘踞局部区域“靠水吃水”的。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田潇

上一篇:体验3D打印机:高科?玩具?文科女都能handle
下一篇:2013数字媒体5大预测:“超级博客”将成主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