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裂变在即:将集体逃离电子商务?

  10月25日消息,亿邦动力网获悉,随着电商集约程度越来越高,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开始及时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逐步缩减在线支付业务的比重,从而转向其他利润率更高的行业和领域。

  “第三方支付战略分化已越来越明显,很多公司已经着手准备退出线上支付业务。”一位不愿具名的支付公司老总表示,在拿到支付牌照后,业务类型已经向航空商旅、基金、教育培训、电信通讯等领域转移,而电子商务已属于早期阶段的产物。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获发央行发布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企业中,七成集中在预付卡业务上。

  而集合了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和手机支付的网络支付业务,虽同为必争之地,但由于电商资源已经开始向天猫、京东等大型平台商聚拢,从而引发的支付工具使用率高度集中。

   

第三方支付裂变在即:集体逃离电子商务

 

   

第三方支付裂变在即:集体逃离电子商务

 

  数据显示,单是支付宝、财付通两家公司就牢牢掌控在线支付70%市场份额,其背后有强大的平台和内容支撑,以及率先推出虚拟账户,都十分适合电商支付。而其他的支付公司则明显活跃度不够,非但格局在短时间内很难打破,且日益边缘化。为了生存,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选择绕道而行。
 

  另一方面,几乎99%的电商公司都支持货到付款功能,网上支付所占比例未超过50%,第三方支付不会把赌注全部押在电商领域。

第三方支付裂变在即:集体逃离电子商务

 

  “纯粹做线上支付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到明年就可能面临很大压力。”快钱CEO关国光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缺乏行业纵深覆盖的支付企业只做一个行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绝不会将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或某种支付工具之上。

  而随着电商平台竞相发动价格战,客单价急剧下滑,致使靠支付费率吃饭的第三方支付利润不断被打压,不得不中止与电商企业的合作。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网银在线早在2005年就对接了凡客、京东、易迅等绝大多数电商客户,但终因为京东要求手续费过低被迫放弃。而随后,网银在线则专注于外贸、航空、旅游等利润较高的领域之中。

  “据我所知,某排名前五的支付公司去年亏损了1.5个亿,这个行业并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小规模的支付公司年营收大概在几千万上下,控制好成本可接近营收平衡,而多数支付公司还在巨亏中苦苦挣扎。

  除了上述原因,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管理上已经逐步放开手脚,牌照越发越多,也加剧了行业竞争的恶化。“牌照已经不是稀缺资源,含金量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也在放宽。”

  让部分第三方支付感到焦虑的是,很多企业在拿到支付牌照后,自身业务未能与支付工具完美融合,甚至目前仍在依赖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项目长期搁置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你看看苏宁、海航、联通,都拿到了牌照,可又有多少用户在使用它们自主研发的工具进行支付?”上述人士认为,网上支付的产品研发到市场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很容易错过最佳的竞争时期。

   

第三方支付裂变在即:集体逃离电子商务

 

  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方支付规模达到22038亿,同比增长118.1%,但随着市场饱和,未来预期增势不容乐观,极有2015年可能下降到20%左右。

  为此,第三方支付在远离电商后通常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传统行业的上下游,转型企业支付,涉足供应链金融,提供信贷担保;二是向线下pos机等刷卡支付延伸,其缩短资金回笼时间,解决占款压力方面不亚于线上支付,随着费率下调,商户倾向性加强;三是转向航空、物流、外贸等利润率更高的行业靠拢。

  “如不转型就是死,这个行业在细分领域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不会超过10家,未来的趋势还是兼并和淘汰。”业内人士分析,并非所有的支付公司都要通过业务来取得突破,市场上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弥补的可能,比如电商公司收购第三方支付并非没有可能。

  “毕竟发了快200个牌照,大家都不盈利,这个行业有风险,监管起来也有难度。”有接近央行的支付人士分析,央行的态度也是乐于见到支付公司之间的联合,尤其是处在中下游的企业为经营能力更强的企业收购。


         来源: 亿邦动力网      作者:

上一篇:Win 8带来触屏业红利,硬件厂商称市场机遇难得
下一篇:双11电商大战打响前:快递“诡异”价格战先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