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小米模式 背后的价值观

  之前在雷军与董明珠的论战中,很多人不无“深情恳切”地建议雷军20年后再来论战。因为格力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是曾经中国制造的骄傲和榜样。但很多人同样忽略了一个事实:如今企业拼的不是基业长青,而是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特别是对年轻消费者比如90后的深度影响力。

  换句话说,定位理论早就提出:你的产品再好,在消费者心智中没有地位,就等于没有市场。

  搞定粉丝的艺术

  就在国内还在争论小米是否只是昙花一现的同时,韩国首尔大学著名的消费专业教授金兰道亲自考察了中国。之后,他拍摄了韩国如今最热门的纪录片《明见万里》第一集,探讨的就是全新的90后中国消费者。

  最令金兰道惊叹的,就是“米粉”。他们无比年轻和充满激情,对小米这个品牌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对于能够参与其中设计创新的自豪感。参加了小米的新品发布会后,金兰道面对韩国观众表示:这就是小米超越三星的原因,小米与这些90后消费群体紧密相连。

  对此,深入研究小米的管理专家刘润认为:小米宣誓的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就是所谓的“用户主权”问题。从一开始主打性价比优势,就宣誓了一种特有的商业价值——那就是价廉物美。这对于以往的手机生产模式而言,就是一种真正全新的颠覆,是完全从消费端口出发的。

  而且,“还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种性价比的优势还来自于自我创新的底气。”刘润对《中外管理》坦言,以往中国的手机制造就是所谓的“联发科模式”,只用制造外壳而不用管理的系统与核心技术,所以出现太多的山寨机或者低端机型,毫无市场竞争力。但小米从研发系统开始,就聚集了一大帮发烧友,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不仅使用了最顶级的资源配置,还颠覆了产品的制造流程。

  缔造用户中心的生态圈

  正是有了产品的底气,有了创业的信仰,以及核心粉丝的簇拥,小米成就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高管和研发团队,其实很多都来自国际知名的大牌企业。可以说,不是那些成熟的大企业做不出小米的产品,是它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对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正如刘润所言:5年之前,小米诞生之际,正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新阶段,中国制造在智能硬件的配套生产领域也居全球前端地位。为什么只有小米做到了,而传统的手机厂商却没有?理由就在这儿。

  小米的商业模式核心还在于,除了产品创新之外,敢于颠覆很多固有的“管道”和阻碍,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和沟通,也使它获得了用户的高认可度。这除了小米自身着力保持自己的扁平化、轻管理模式以外,也是在产销模式大变革的背景下生发出的全新商业逻辑。

  而最有趣的是,小米以智能硬件为主业,以粉丝为核心,开创了一个全新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小米会投资与目标消费者相关的产品,比如面膜,也会顺便卖出小米的布偶用于交叉补贴。如今更是迈向金融领域,最终要进入消费者的钱包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小米的模式其实是与消费者无缝链接的。小米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个主管都要上米聊,每个人都要了解粉丝的想法,实时和“米粉”用户交流和互动。说实话,这早已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实现了与用户共生。

  这种模式最令对手胆寒之处在于,“门槛”太高,因为这是全方位地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是从头制定行业的准则,是重新缔造一种商业逻辑。正所谓“小米你学不会”,也许就是因为很多传统企业,还没有搞懂它背后的价值创造体系。

 

上一篇:【公司治理】阿里究竟能不能给美国创造百万工作机会?
下一篇:【公司治理】要是不能“卖身”顺丰,百度外卖还能找到下一个“接盘侠”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