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转向的必要,不会跟着美联储走
在当前经济基本面平稳、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回稳向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回升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转向的必要,现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跟着美联储亦步亦趋。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稳健,协调好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防风险等多目标之间的关系,既适度扩大总需求,又不能过度放水
美联储日前再次加息后,不少人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也会紧跟美联储步伐。还有报道将中国金融去杠杆、货币市场短期收紧归入货币政策转向之列,认为全球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中国也不例外。
在当前经济基本面平稳、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回稳向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回升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转向的必要,现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跟着美联储亦步亦趋。
美联储6月份加息后,我国央行并没有同步加息应对的反应印证了这一点。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在预期之中,我国资本账户却并未完全开放,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的影响并不显著;另一方面,中美利差已经回到一个较为健康的水平。近期,美国长端利率从2.6%下行至2.1%左右,中国长端利率则上行至3.65%左右,中美仍有150个基点左右的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当前并不需要担心由于利差缩小引发资金外流加剧、汇率大幅贬值等“虹吸效应”。
经过5月份下旬以来的大幅升值,人民币汇率也已回到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2014年6月份以来跟随美元被动升值积攒的贬值压力基本已经释放完毕。加之,近期在中间价报价中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后,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减弱,双向波动态势更为凸显。从这一角度看,中国货币政策眼下并无转向的必要。
至于金融去杠杆及货币市场短期收紧,也并非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去年7月份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强调防风险的重要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一行三会同时重拳出击,出台了一系列强化金融监管的措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监管政策出台后,不少金融机构为达到政策要求,急于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导致货币市场一时间流动性偏紧。
在观察到市场变化后,央行并未放任流动性状况继续恶化,而是及时出手,平抑流动性波动。尤其是在临近半年末流动性季节性紧张的时点,央行更是通过提前向市场预告6月份流动性安排,及时并大额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手段疏导市场紧张情绪。从目前来看,平稳度过半年末时点应当无虞。
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要求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与此同时,投资增速加快、出口由负转正等,显示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如果货币政策大幅收紧,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快速上升,加剧其盈利困难的局面。
在我国经济回暖基础尚不稳固、金融市场情绪较为敏感的当前,央行会更加谨慎地使用信号意义较强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提准、加息等,选择在稳健的总基调下,灵活运用各期限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正如央行有关负责人所说,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稳健,协调好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防风险等多目标之间的关系,既适度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短期过快下行,又不能过度放水,防止因货币供给过多产生加杠杆和资产泡沫风险。(原题为《中国货币政策定当自有主张》)
下一篇:6家中国品牌入围全球智能手机十强,国产手机为啥越来越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董事局网无关。董事局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董事局网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董事局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董事局网”,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